對男生來說,包皮龜頭炎是很常見的男性疾病之一。若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而造成反覆感染就不好了。若你還在以為只要割過包皮,就不會產生包皮或龜頭發炎,那你就錯了喔!基本上,包皮龜頭發炎通常會伴隨著疼痛與發燒。若想要讓你的大「鳥」重振雄風,那就要即時接受治療讓專業醫師幫助你!
包皮龜頭炎有哪些種類?
許多人對於包皮龜頭炎傻傻分不清楚,總以為是同樣的症狀與疾病。若要從種類細分的話,則可分為以下3種:
● 龜頭炎
其主要症狀為:龜頭紅腫、疼痛、發癢與灼熱感,較嚴重的發炎甚至會伴隨過多的分泌物、脫屑、化膿。若這樣的症狀也一併蔓延到包皮,就可能會使包皮產生狹窄或結痂,讓退下包皮變成一件困難的事情了。
● 包皮炎
其它少數的感染源,像是:過敏性的包皮炎,經常發生在包皮過度清潔或近期有更換清潔劑的病患身上。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過度清潔,會造成新的清潔劑過敏導致包皮發炎的情形發生。當然也有少數病患,是因為藥物的過敏但是以包皮炎的症狀表出來。
另外,外傷性的包皮炎也經常發生在性行為之後。那是因為包皮過長,故在性行為的過程中拉傷或挫傷而引起包皮發炎。或有些病患因為繫帶太緊,所以在性行為的過程中不小心拉傷,也可能會引起包皮龜頭發炎的情形產生。
● 包皮龜頭炎
由於包皮就僅靠著龜頭,故以文字來看好像是不同部位的疾病:但這兩者卻常伴隨著發炎一同出現,故通稱為「包皮龜頭炎」。其產生的原因可細分為3大類:感染性包皮龜頭炎、過敏性包皮龜頭炎與外傷性包皮龜頭炎。
其中,感染性的包皮龜頭炎是最常見。其主要的致病機轉是長期的包莖使龜頭和包皮過度濕熱或清潔不佳,而引起白色念珠菌感染,甚至併發細菌感染。根據研究統計,大約有80%的「包皮龜頭炎」是因為念珠菌感染所造成梅毒、皰疹、披衣菌等等,都可能會造成包皮龜頭炎的情形發生。
下圖:嚴重包皮龜頭炎的樣子
包皮、龜頭發炎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
會導致「包皮龜頭炎」發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危險因子,就是「包莖」。故若勃起的時候龜頭沒有辦法自動全部露出,就要注意是否有包莖問題。且會導致清潔不易易藏污納垢,在性行為的過程中也容易造成受傷進而引起包皮龜頭炎。
除此之外,清潔習慣不良、糖尿病、體重過重、心臟衰竭、頻繁的性行為甚至性傳染病都有可能會提高包皮龜頭炎的罹患機率;反過來說,若過度清潔或使用新的清潔劑,亦可能會洗掉過多原本在包皮龜頭上的天然油脂,而造成過敏性的包皮龜頭炎。總歸來說,適當的清潔和解決包莖的問題才是減少包皮龜頭炎的良策!
包皮龜頭炎治療方式說明
包皮龜頭炎發生的時候,通常會覺得陰莖發癢、脫屑、疼痛、突然無法退下包皮或是退下變得很困難。若為第一次發炎或症狀較輕微的病患,醫師一開始會先使用三合一的軟膏來進行治療。例如:美康軟膏、四益軟膏(同時有輕中強度的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藥物)。藥膏會建議在每天洗完澡後,薄薄的一層塗抹在發炎不舒服的位置上。並建議洗澡的時候不要用任何清潔劑去清洗包皮和龜頭,僅需使用清水就可以。通常連續使用藥膏約一週後包皮龜頭炎的狀況就會改善很多。
有改善後,這時就建議停止使用藥膏,因為藥膏中多少含有類固醇,長期使用反而容易造成包皮龜頭發炎。若使用三合一軟膏一週後還是沒有顯著的改善或越來越嚴重,則可以考慮使用手術的方式來移除發炎的包皮。且同時還需配合針對黴菌或細菌的藥膏,來控制發炎感染的情形才是最立即有效的治療方式。
「包皮龜頭炎」其實是很容易反覆發生的疾病,通常發生過一次之後,有不少人會在幾年之內再度發生。且發生的頻率會隨著時間越來越頻繁,故若遇過一次的發炎其實也可以考慮把包皮割掉,以減少未來反覆包皮炎或是龜頭炎的風險。
包皮炎、龜頭炎如何預防?
大家都說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夠提早預防包皮炎、龜頭炎的產生,就可以減少跑醫院的麻煩。故在平時的時候,就可以利用以下3點來保養自己的包皮和龜頭 :
1. 溫柔清潔 適當清洗
清潔包皮的時候,可以輕輕的將包皮退下,然後再使用中性的肥皂水、專用私密處清潔劑或直接使用清水清潔。切忌盡量不要使用藥皂或沐浴乳搓洗,這兩種清潔劑的洗淨力都比較強,容易造成過度清潔而引起包皮炎產生。除此之外,若包皮無法順利退下則可用棉花棒沾肥皂水,再伸入包皮來做清潔。
2. 慢性疾病 控制穩定
這裡指的慢性疾病其實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有包皮龜頭炎的風險較一般人高。且根據統計,有10%的包皮龜頭炎病患是還沒被診斷的糖尿病患者。故若已知有糖尿病史,就要按照醫囑服藥或打針。若自己還不是很確定是否有糖尿病,可請教醫師幫忙抽血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喔!
3. 割包皮 防發炎
割包皮不只是一種治療包皮和龜頭發炎的手術,也是一種良好的預防方法。對於有包莖(勃起時,龜頭不會自動完整露出來)的病人來說,割包皮可有效減少包皮龜頭炎的產生。讓下半身的清潔更為方便,甚至也可以減少性病的傳染。
想了解更多有關於包皮龜頭炎的「鳥」問題,歡迎利用顧芳瑜泌尿科診所門診預約掛號至門診諮詢喔!
撰稿醫師資訊:顧芳瑜泌尿科診所院長顧芳瑜醫師
傾聽你內在的聲音,台灣男性健康的領航者
本文照片來源為網路,所有權不屬於本網域,如需撤下請立即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