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前一篇的『腎結石的治療方式』,是比較概括性的介紹各種腎結石手術的方式。今天是要針對腎結石的手術中很常見的一種治療方式-雷射手術,來跟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在這之前我們先前情提要一下:泌尿道系統的結石可以依據位置分成: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腎臟結石
這三種結石的症狀和成因各有不同。
膀胱結石容易產生血尿、尿液阻塞等症狀;輸尿管結石常常會造成疼痛、血尿、噁心、腰痛等;而腎臟結石雖然聽起來好像最嚴重,但是多半是沒有症狀的。這幾種結石的治療方式也不盡然相同,但是可以簡單分為:腹腔手術、造廔式手術、輸尿管鏡三大類。
輸尿管鏡手術的常見的缺點是結石不容易一次清除乾淨,手術後有可能會殘留不少結石的碎片在身體裡面,需要靠自己多喝水來排出結石。而偏偏在排出結石的過程又可能會造成劇烈的腰痛、腹痛以及血尿等等。尤其是結石大小不一又帶有陵陵角角的邊緣,最容易在排出的過程劃傷輸尿管。萬一碎片卡住太久可能要反覆的手術來解決。除此之外手術的時間也會比較長、手術後需要放置雙丁管的時間也會比較長。(關於什麼是雙丁管請按:這裡)
泌尿科醫師一直以來的理想目標就是用最短的手術時間把結石打得越細小越好。這樣一來結石的碎片越接近粉末狀排出的時候會就比較不會疼痛,而且可以降低二次手術的風險。
手術的時候通常會使用30W(瓦特)左右的雷射來擊碎石頭,這樣的能量已經足以把結石裂解成一片片的碎片了,但是手術後如何排出這些大小不一的碎片,對病人來說才是一大困難挑戰。
為了解決結石碎片太大造成的問題,泌尿科發展出100W(瓦特)以上的高功率雷射,醫師可以使用高功率的雷射小範圍快速擊打結石,學術上稱為Dusting method (粉塵碎石法)。這種雷射手術可以把結石直接裂解成細沙,手術後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輕鬆無痛的排出結石,而且可以縮短手術和雙丁管放置的時間。
以我做過不少的粉塵碎石手術的經驗來說,這個手術方式的滿意度、結石清除效果、手術後的生活品質、手術後結石復發機率都是目前最好的,唯一的缺點就只有機器耗材較為昂貴。但是醫療保險一般都會給付,讓結石的病友們可以有更好的治療品質。
撰稿醫師資訊:臺北醫學大學泌尿科主治醫師顧芳瑜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