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上完廁所,驚覺馬桶裡的尿液竟然泛著血紅色,腦中立刻冒出:「血尿怎麼辦?」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確實會讓人緊張不已。但先別急著恐慌,其實血尿的原因很多,想釐清自己遇到的情況屬於哪一種,並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那就讓專業醫師來告訴你血尿的成因與治療方式,幫你穩住情緒、不再被焦慮牽著鼻子走!

血尿是什麼?出現該怎麼辦?
當你發現尿液呈現紅色、粉紅或像茶色的異常顏色,千萬別輕忽,這可能就是「血尿」的警訊。血尿的出現並不代表一定是重大疾病,但也不是可以掉以輕心的狀況。若你發現血尿,建議盡快就醫,透過尿液分析、超音波等方式釐清原因,才能針對病因對症治療,不讓病情惡化。特別是合併有發燒、頻尿、排尿灼熱等症狀時,就更應提高警覺!
尿道炎,血尿背後常見的元凶之一
我們的泌尿道系統從上到下分為腎臟、輸尿管、膀胱與尿道,這些器官只要有一處遭到細菌感染,就稱為泌尿道感染(UTI)。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位於最下游的「尿道感染」或稱「尿道炎」。
尿道炎常被細菌「鎖定」為入侵的起點,其中超過7成是由大腸桿菌造成,其他常見致病菌還包括腐生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若症狀輕微,通常只需口服抗生素搭配止痛、消炎藥物治療,通常幾天內即可明顯緩解不適。但若延誤處理,可能會惡化到需要住院打點滴治療,甚至引發更嚴重的感染,因此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尿道炎容易在什麼時候發作?
- 衛生習慣不良:女性因為尿道口和肛門距離較近,若如廁後擦拭方向不正確,容易將肛門細菌帶進尿道,引發感染。另外,衛生棉未勤更換、悶熱潮濕的環境也容易成為細菌溫床。
- 免疫力下降:像是月經前後、壓力大、長期熬夜或過度勞累時,身體的防禦力會下降,就像守門員打瞌睡一樣,讓細菌有機可乘。
- 夏天潮濕悶熱:臺灣夏天氣候潮濕又炎熱,若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緊身褲或內褲,再加上流汗不換衣,容易讓下體處在「細菌最愛」的環境中,增加感染機率。
- 喝水量太少:多喝水、多排尿,是天然的「沖洗機制」,能幫助把細菌從尿道沖走。喝水太少,尿液濃縮、量變少,細菌更容易黏附並滋生。
- 長期使用導尿管:插著導尿管的長輩,是尿道炎的高風險族群。導尿管可能會造成黏膜損傷或殘留尿液滋生細菌,照護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有無發燒、異味、混濁尿等感染徵兆。
尿道炎常見症狀有哪些?別讓小毛病釀成大問題!
每到夏天,泌尿道不適的求診人數總會明顯上升。高溫、濕熱、悶著一整天的內褲,加上水喝太少,就是細菌最愛的環境。而一旦細菌入侵尿道,就可能引發讓人苦不堪言的尿道炎。以下是最常見的幾種症狀:
- 頻尿:明明才剛上過廁所,不到5分鐘又想尿,而且每次都只能解一點點,總覺得尿不乾淨、排不完。
- 急尿:突然一股尿意來襲,憋也憋不住,得馬上衝去廁所,否則下一秒可能就會失禁。
- 排尿灼熱刺痛:有如火燒、刀割的感覺,讓人每次上廁所都感到痛不欲生。
- 血尿:尿液帶有紅色或茶色血絲,是泌尿道發炎時常見的警訊之一。
- 下腹悶痛:特別是恥骨上方的下腹部隱隱作痛,活動或解尿時會更明顯。
如果以上這些症狀一出現就儘早就醫、配合醫師治療,大多可以在幾天內明顯改善。但若拖著不處理,細菌可能沿著泌尿道一路向上,感染膀胱、腎臟,進一步演變成膀胱炎、腎盂腎炎,甚至可能併發敗血症,那可不是吃藥就能解決,可能要住院打點滴、做更完整的治療喔!
不同族群的尿道炎症狀也不一樣!
尿道炎症狀與感染原因
| 族群 | 容易感染的原因與高風險情境 | 常見症狀(如有) |
| 女性 | 尿道較短、接近肛門 | 頻尿、急尿、排尿灼熱感等典型症狀 |
| 經期期間、悶熱流汗、穿緊身褲容易造成感染 | ||
| 男性 | 年輕族群較少見 | 尿道口分泌黃色/白色膿狀液體 |
| 超過60歲後因攝護腺肥大、結石或導尿增加感染風險 | 排尿灼熱、陰莖疼痛 | |
| 淋病感染時,龜頭紅腫、壓痛 |
血尿常見原因有哪些?如何治療與處理?
出現血尿,不代表就是大病,但也絕對不能忽視!除了最常見的尿道炎,還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 泌尿道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
- 泌尿系統結石(如:腎結石、膀胱結石)
- 泌尿系統腫瘤(如:膀胱癌、腎癌)
- 外傷或劇烈運動(如:長跑選手偶爾也會出現「運動型血尿」)
- 某些藥物影響(如:抗凝血藥)
- 其他疾病(如:腎絲球腎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
如果你發現血尿,建議盡快就醫進行尿液檢查與影像檢查(如超音波、X光),不要憑感覺自行判斷,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尿道炎要如何治療?依病況輕重分2階段處理!
尿道炎要如何治療?
| 治療階段 | 常見用藥與處理方式 | 注意事項與補充說明 |
| 1. 初期治療 | 抗生素口服藥物 | 大多數人在服藥1天內就有明顯改善 |
| 止痛與消炎藥 | 療程需服用完整7天,不可自行停藥 | |
| 尿道止痛藥 | 若有藥物過敏史請事先告知醫師 | |
| 2. 嚴重治療 | 抗生素強度升級(依性別、感染部位、肝腎功能選擇) | 常見症狀:發燒、畏寒、腰痛、噁心、混濁尿 |
| 改為靜脈注射治療 | 可能已發展為膀胱炎、腎盂腎炎、敗血症 | |
| 嚴重者須住院治療,療程可達數週 |
錯過黃金期?嚴重尿道炎就得這樣處理!
如果你錯過了尿道炎的初期治療,情況可能會開始惡化,不只是「小便怪怪的」而已,而是身體出現更明顯、難以忽視的症狀,例如:
- 高燒、發冷、畏寒
- 下背或腰部劇烈疼痛
- 噁心、嘔吐,甚至沒胃口
- 小便變混濁、有異味,或顏色更深
這些徵兆顯示細菌可能已沿泌尿道上行至膀胱或腎臟,甚至引發下列更嚴重的併發症:
- 膀胱炎
- 急性腎盂腎炎
- 敗血症(最嚴重恐導致休克、危及生命)
醫師會怎麼治療這類嚴重尿道炎?
遇到病情進展明顯、已出現全身症狀時,醫師會根據以下患者的性別、細菌感染的位置與範圍、肝腎功能是否正常與是否合併有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調整用藥與治療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治療通常會採用:
- 靜脈注射抗生素(效果更快、更強)
- 治療時間將拉長,可能需連續服藥或注射數週以上
- 重症者需住院觀察,並隨時注意是否出現敗血症等併發症
出現血尿怎麼辦?可以預防嗎?
血尿這件事,光是看到紅紅的尿液,就足以讓人緊張不已。不過別急,先觀察是否合併其他症狀,例如:頻尿、排尿灼熱或下腹悶痛。這些情況常與「尿道炎」有關,尤其是女性族群,更是高風險族群之一。那血尿與尿道炎是否可以事先預防?當然可以!尤其是對曾經發作過一次、想避免反覆發炎的人來說,就要從日常生活中著手保養,改善體質!
尿道炎預防,上班族女性更要注意!
長時間久坐、穿著緊身褲、不愛喝水,加上壓力大、免疫力低下,這些都是讓細菌有機可乘的環境。若想減少尿道炎反覆找上門,不妨從以下幾點開始著手改善:
- 補充蔓越莓+甘露醣,幫助建立防護線:蔓越莓中的花青素(PACs),能讓細菌難以附著在泌尿道細胞上,相當於替尿道裝上「防滑塗層」,讓細菌滑不進來。甘露醣,則像是細菌的「磁鐵」,可以把壞菌吸住,透過尿液自然排出體外。
-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這句老話真的不是開玩笑。尿道炎發作時雖然排尿會疼痛,但此時更需要靠「大量排尿」把細菌沖走,才不會讓炎症惡化。
排尿若出現血色、灼熱感或頻尿等症狀,別再忍了,越早處理,越快恢復!如果你正被尿道炎、血尿困擾,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話,歡迎直接諮詢顧家醫療團隊,為你找出病因、制定專屬治療方式,用專業、溫柔又不尷尬的方式,幫你讓排尿回歸日常,不再成為壓力來源!
📖全文參考資料:
- Behzadi P, Behzadi E, Yazdanbod H, Aghapour R, Akbari Cheshmeh M, Salehian Omran D. A survey 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 most common uropathogenic bacteria. Maedica (Bucur). 2010 Apr;5(2):111-5. PMID: 21977133; PMCID: PMC3150015.
-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w/ebook/people_other/journalContent/88
- https://www.cochrane.org/evidence/CD001321_cranberries-preventing-urinary-tract-infections
- Domenici L, Monti M, Bracchi C, Giorgini M, Colagiovanni V, Muzii L, Benedetti Panici P. D-mannose: a promising support for acut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women. A pilot study.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6 Jul;20(13):2920-5. PMID: 27424995.